景德镇御窑厂遗址

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,位于景德镇老城中心的珠山中路。元至元十五年(公元1278年),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珠山设立浮梁瓷器局,负责监督皇家瓷器的制造。皇帝派人到景德镇监督宫廷瓷器的生产,创造了无数优质陶瓷。明朝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朱元璋将浮梁瓷器局改建为皇家工厂,皇家瓷器开始标明皇帝的年款。清朝康熙年间,御窑厂更名为御窑厂,持续了近700年,直到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。是中国烧制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、工艺最精湛的官方瓷厂。
由于皇家窑厂的特权,景德镇的陶瓷精英和能工巧匠一直聚集在一起。虽然它是专门为皇帝烧制瓷器的,但客观上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罕见的瓷器文化瑰宝。除了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外,还有许多陶瓷珍品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,并向国内外游客展示。
皇家窑厂是官窑的象征,也是陶瓷艺术瑰宝的摇篮,人们对皇家窑厂一直充满着神秘和好奇。皇家窑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。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御窑历史演变、管理制度和烧制过程的重要依据,也是研究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重要依据。中国是古代世界陶瓷手工业最发达的国家,景德镇皇家窑厂是中国陶瓷工业最高成就的代表。因此,景德镇皇家窑厂不愧为古代世界陶瓷手工业的中心,为世界陶瓷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、科学和艺术价值。皇家窑厂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其考古成果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。是国家首批支持的100处重大考古遗址,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首批获批单位,国家“十二五”遗址重点保护展示项目,国家“十三五”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。
开放景点:
官窑博物馆:经过多年的整理,采用“多级分类、系列修复”的方法,修复了皇家窑厂出土的1000多件官窑精品。一批被称为“独一无二”的瓷器和文物已经发行,现在被博物馆收藏。博物馆展示了大量明清御窑遗址出土的修复物品,其中大部分在国内外都是罕见和独特的,而且年代可靠,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断代尺度。珍贵藏品包括明洪武釉里红花卉纹大碗,明永乐甜白三壶连通器,明宣德青花龙纹蟋蟀罐,明成化斗彩高士杯等精品。
陶瓷微型景观“御窑厂”是根据《景德镇陶记》《陶图》等相关文献,经过4年的设计创作,采用高温烧制的陶瓷材料制作而成。使用了近千件相关陶瓷生产和生活物件,生动再现了昔日皇家窑厂辉煌的生产场景,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。
御窑工艺博物馆: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御窑瓷器工艺的历史和传承、御窑瓷器的原料和窑具、御窑陶瓷的形成、绘画和着色过程,以及皇帝管理窑的历史和官员对工匠生产的监督。展出了大量仿制的古代皇家精品瓷器。
皇家窑址保护房(两座):考古发掘揭示了许多重要遗址,出土了大量遗物,并取得了显著成果。2003-2004年获田野考古二等奖。展出的文物包括:墙壁、窑和用于埋葬落选的皇家瓷器的坑。研究明代官窑,尤其是明代官窑瓷器,具有重要意义,为研究和探讨明代中前期官窑的范围、烧制工艺、产品特点和管理制度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。
幽桃岭寺:政府为窑工和儿童修建的寺庙,又称“烽火真人”寺。在寺庙里,有一尊风火真人大师童宾的雕像。两侧有不同腿的窑工雕像,如制作、支撑、收集和做家务的小扶手,以及第二个扶手。
龙珠亭:珠山有亭,红墙黄瓦,重檐飞檐,雕梁画栋,典雅端庄。该亭最初建于唐代,名为巨柱亭,宋代经过整修,名为中里亭。明天顺年重修,名朝天阁,成化年改名炳历堂,万历年改名环翠阁。清朝雍正年间改名文昌阁。它于1925年重建,后来被称为龙珠亭。现在站在你面前的龙珠阁于1989年重建,并于1990年10月在首届“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”开幕时竣工。2012年,在上级文物部门的关注和关注下,龙珠阁实施了一项维护工程,将其变成市民的休闲场所。
龙珠阁内有弧屏电影、御窑文物、陶人心语、瓷乐共鸣、体验御窑新品等展示。

本站部分图片和说明来源于网上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